我們應該怎樣去一釐定學費呢?我在這裡不打算討論收費高低對老師收入的影響,亦不打算討論學生的承擔能力問題,我想討論的,是收費高低對教學效能及對老師自身利益好壞 的影響。
或者你沒想過的是,定出最適合的收費,並不單是老師收入與學生支出的問題,它其實 與教學效能是有著頗直接的關係的。在釐定收費時,你必須充份考慮自己的資歷、技巧水平、音樂知識水平、學術水平、教學經歷等等等等元素,去訂出一個最切合你的收費水平。我也想每小時收二千大元,但自量過後,真的可以嗎?你自問自己教得很用心 了,但有充夠的演奏造詣嗎?你自問有高超的演奏造詣,但有充夠的教學經驗嗎?你教了幾十年的長笛,但有足夠的知識水平嗎?你博覽群書,音樂知識豐富,但有用心教學嗎?......這一切一切,都影響著你的收費水平,或許你可以不顧一切,想收多少就多少,但紙包不住火,見面便會見真章,收費高於你應收的水平,學生很快便會離棄你......當然,世事無絕對,總有些人出得起錢而又不大懂得辨別好壞的(其實這並不出奇,因為你總會比你的學生吹得好),但問題是,這些學生總有一天會出來「見世面」的,總有一天他們會發現你是否真的「物有所值」的,到時你所失去的,可能是比起你多收的學費更貴重的東西----你的名聲。
那是否應該盡量收平一點呢?這就是有關人的心理、經濟學需求原理的問題。我曾經因為某些原因,免費或象徵式收費去教過幾個學生,結果是他們無一幸 免全部失敗收場。你免費教他,他不用心去學去練是可以理解的,但你收平他一點,他所付出的心機勤力程度亦會少一點,結果,你的教學效能原本可以 更高的,卻因為你收平一點學費而浪費了,這又是另一種的「物非所值」。
要在「過高」及「過低」之間取得平衡,是十分困難的,當中可能要不斷更改、不斷嘗試,萬一發覺自己真的收得過高,不要等學生反應,自己 調整一下學費吧........但若因為學生「講價」而將學費減至低於你應收的水平,而你又甘於接受的話,我對你的告戒是:雖然明知教學效能可能因而相應減低了,千萬不要因此而「將貨就價」,減低你的教學熱誠,因為若 是真的這樣做,你所損失的,跟「收費過高」對你造成的損害沒有兩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