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 謀殺習俗

眾所周知,十二月廿五日是聖誕節,現今是紀念耶穌降生的日子,但曾幾何時,這日子不是紀念耶穌,而是紀念希臘神畫的太陽神---阿波羅,是阿波羅節。由紀念太陽神變為紀念耶穌,粗疏來說,至少有兩種說法:(一). 耶教被希臘傳統宗教人士(基督徒稱他們為異教徒)逼害,為安全地紀念耶穌降生,魚目混珠,在異教徒紀念太陽神的日子暗自紀念耶穌;(二). 耶教取代希臘傳統宗教的主導地位,將聖誕節定為十二月廿五日,目的是要太陽神節消失,殺掉這個希臘的傳統習俗。

至於哪一種說法較為可信,人見人殊,難以定論,普遍來說,基督徒不太接受第二種說法,因為這種說法顯得有點霸道,不太友善,但是否說他們較為接受第一種說法呢?我常聽到第三種說法.....說到宗教,較為敏感,還是留白好。

自古以來,一個傳統習俗之所以會消失,大多因為經不起時代的轉變,慢慢被人遺棄,少部份是被人為的謀殺掉,以上太陽神節的第二種說法,就是殺掉傳統的一個最佳方法。

小時候,我最重視的一個節日不是農曆新年,亦不是聖誕節,而是農曆三月廿三的天后寶誕。那時每逢天后寶誕,在元朗會有匯景巡遊,在屯門天后廟前會有舞龍舞師大會。無論是屯門還是元朗,都會有「搶花炮」的傳統,這個習俗甚為暴力,往往最後會流血收場。八十年代,政府插手,強令改為「抽花炮」,結果不再流血,但習俗從此消失。

多年前長洲搶包山,發生了一次死亡意外,之後搶包山活動無限期暫停,直至幾年前民政事務局接辦,將包山改頭換面,變成一項有賽例有規則有預賽的運動,不知笨還是傻的何志平當時竟還說出一番傻話:「如果市民真係咁鐘意搶包山,日後政府可以考慮在每區都辦搶包山活動,日日搶都得!」難度習俗被殺得半死還不夠,他要將他殺過全死?

今年的搶包山活動又有新意思,包山上的平安包改為彷真膠包,看來這個習俗已經名存實亡,面目全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