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曼《給年輕人的音樂訓示》

  1. 培養耳朵的感覺是最重要的。從小就刻苦訓練用耳朵分辨音色和音調。鐘聲、窗框內的玻璃、布谷鳥──試找出它們的音色。
  2. 你要勤練音階及指法。但許多人妄以為只要他們日日長時間單純反覆練習指法,夢想便會成真。就如學語言時不斷呢喃重覆A-B-C,愈說愈快,也是徒勞。要聰明地利用時間。
  3. 不會發聲的鋼琴早已發明了,如果你試彈過就知道它一點用處也沒有。正如不能跟啞巴學說話一樣。
  4. 演奏時請數拍子!不少演奏家演奏得像酒鬼一樣,不要以他們為榜樣。
  5. 要趁早學習和音的基本規律。
  6. 不要被「樂理」、「數字低音」、「對位法」等字嚇怕。你認識他們愈深,他們就愈對你友善。
  7. 彈奏一首音樂時切忌拖泥,應要爽快;而且不可半途而廢。
  8. 拖慢與衝快同是大錯。
  9. 盡力彈奏好較容易的作品總比玩得平平無奇的高難度作品要好。
  10. 永遠堅持調準你的樂器。
  11. 你不但要能用手指彈出音樂,沒有鋼琴時,你亦要能夠哼出音樂。運用你的想像力,不光著眼於旋律,也得留意和聲。
  12. 縱使你歌聲柔弱,也得讓自己習慣不用樂器伴奏亦能視唱。你的耳力會因此不斷進步。如果你的聲線雄厚,不要浪費時間,好好運用這天賜的厚禮。
  13. 你要一看樂譜便能徹底認識那首作品。
  14. 彈奏時無須理會聽者是誰。
  15. 彈奏時永遠猶如大師在旁細聽。
  16. 若你要視奏一首不認識的作品時,彈奏前先讀譜一遍。
  17. 當你完成一天的練習而感到疲倦時,切忌勉強繼續練下去。小休遠勝沒趣地工作。
  18. 時間寶貴,長大後不要彈只會流行一時的音樂。因為光是現有的好音樂,已足夠你彈一百世了。
  19. 糖果餵大的孩子不會成為健康的成人。與身體成長一樣,我們需要簡單而豐盛的精神食糧。大師們已寫了很多這類樂曲,請彈奏他們的作品。
  20. 所有炫技的高難度音樂都經不起時間的考驗。只有為了更高的音樂目的,它們才有存在的價值。
  21. 你不應推廣劣質的音樂,相反應打壓它們。
  22. 如非必要,不要彈奏或聽劣質的音樂。
  23. 勿以純技巧的演奏或速度的追求為目的。相反,應盡量將作曲家想表達的音樂意象彈奏出來,這樣便足夠了。
  24. 大肆篡改偉大作曲家的作品,或任意刪減,甚至畫蛇添足,均是對藝術的最大侮辱。
  25. 在選擇練習用的音樂時,向長輩音樂家指教,可省不少光陰。
  26. 你必須循序漸進地認識所有主要作曲家的所有重要作品。
  27. 不要盲目追隨那些被追捧的超技演奏家。應欣賞真正的藝術家,不人云亦云。
  28. 潮流終會一去不返,如果盲目追求,只會成為別人眼中自以為是的傻瓜。
  29. 在別人面前炫耀自己,演奏太多音樂,有害無益。應視乎觀眾對象才決定演奏甚麼,但絕對不要彈奏自己打從內心瞧不起的音樂。
  30. 不放棄任何與別人合奏的機會,如二重奏、三重奏等。這能使你的演奏更流暢、從容、有朝氣。如有機會也常為歌者伴奏。
  31. 如果人人都拉第一小提琴,那就組不成一個樂團了。尊敬每一位樂師,各在其位。
  32. 愛你的樂器但不妄自菲薄以為自己的樂器是最高級和獨特的。須知其他的樂器同樣優秀。緊記,世上還有唱歌的人。音樂的最高境界是合唱團與樂團合一。
  33. 隨日進步,多讀譜,少接觸超技演奏家。
  34. 勤習優秀的賦格曲,尤其是巴赫的作品。以他的《平均律鍵琴曲集》為你的日用的食糧,那麼你就可成一個全面的音樂家了。
  35. 與比你知識更廣的人為伍。
  36. 音樂課外的調劑:常讀詩詞及到戶外散步。
  37. 從男男女女歌者身上可學到許多東西,但不要盡信他們的話。
  38. 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要謙虛,世上沒有甚麼只有你想到而別人沒想到的事。如果想得出這樣的事,你便要當它是天賜的大禮,要與人分享。
  39. 學習音樂歷史,加上聽不同時期的大師作品是治療自尊和自大的捷徑。
  40. 蒂博寫的《純淨的音樂藝術》是一本很好有關音樂的書,長大後應常讀。
  41. 如你經過教堂或聽到管風琴在演奏,請走進教堂細聽。如果你能坐上管風琴的琴櫈,動一動你的手指頭,感受這全能的音樂震撼。
  42. 千萬不可錯過練習管風琴的機會,因為沒有其他樂器比管風琴更能赤裸裸地暴露出錯誤與不純正的風格和按鍵的感覺。
  43. 經常參與合唱團,尤其是唱中音部分,可增加你的音樂感。
  44. 何謂有音樂感呢?假如你雙眼只緊盯著每節音符,把音樂從頭到尾彈一遍叫你痛苦,那麼你就沒有音樂感了。假如別人多翻一頁樂譜,你便僵住不能奏下去,那麼你 就沒有音樂感了。假如彈奏陌生的樂曲時,你能準確預計將會發生的事;彈奏熟悉的樂曲時,你熟練得能背出來,那麼你就有音樂感了。總的來說,音樂應不限於在 手尖,而是在你的腦海中、在心中。
  45. 如何可變得有音樂感呢?最重要的還是要有一對靈敏的耳朵及高超的理解能力。不過,天份都可以改進和提升的。如果你不閉門造車,只機械化地練習技巧;反而活躍地進行多邊音樂交流樂,尤其是持續参與樂團和合唱團,你便可以變得有音樂感了。
  46. 從小便需認識四部人聲的音域。多加留意合唱團的演出,檢視力量強大時的音色,甚或如何營造輕情蜜意。
  47. 留心細聽各地人民的歌謠。它們是美妙旋律的寶庫,讓你瞥見不同民族的特色。
  48. 從小便應學會不同的譜號,要不然你就不能開啟許多前人的寶藏。
  49. 早點了解不同樂器的音色和特色,嘗試以你的耳朵來分辨各樂器獨特的色彩。
  50. 不可錯過好的歌劇。
  51. 尊重舊的音樂,歡懷接受新的音樂。不要對陌生的名字生偏見。
  52. 第一次聽新作不要莽下判斷,因為最初討你歡喜的東西,通常不會是最好的。大師的作品是需要仔細研究的。隨著年紀增長,有許多東西你方能第一次真正看清。
  53. 評論音樂作品時,應把藝術性的和沒深度娛樂性的作品分類。捍衛前者,但不須要太過著意其他類別!
  54. 那些沒有深度的業餘音樂家常以「旋律」作招徠,當然沒有音樂可欠缺旋律。可知道這些人口中的「旋律」,不外乎是易聽的或節奏可人的。旋律也有其他的類型, 你可從巴赫、莫扎特或貝多芬的音樂中找到旋律以上千的姿態出現。希望你會及早發現當代ii意大利歌劇旋律的貧乏和單一。
  55. 如果你能以鋼琴創作出自己的旋律,這是十分好的事。如果你能不用鋼琴憑空想像出來,那就更可喜可賀,因為你心中有音樂。手指必須聽命於腦袋,而不能反過來。
  56. 在創作一首新作品時,應先在腦中創作全曲。當全曲已成形,才用樂器奏出來。如果你的音樂是發自內心的,如果你能感受到,那麼其他人也會感受到。
  57. 如果上天賜你充滿幻想的好奇心,你會常在琴前獨坐數小時,尋找表現內心的和音。對和音愈不熟悉,你將愈被這奇妙的世界所吸引。這是也年青最快樂的時候。但 要當心,如果你常常放逐自己於無謂的試驗,忘記自己的才能,你就白白浪費了能力和時間。只有透過寫作,你才可掌握各種曲式及清楚如何以音樂表達自己。寫 吧!寫下來的要比在鋼琴前胡亂試驗有用得多。
  58. 要認識指揮的技巧,用心觀摩好的指揮們,習慣在心裡默默地跟著他們指揮。這便可看得更清楚。
  59. 對生命有深刻的了解,如學習文學和科學一般用功。
  60. 道德規範亦是藝術的規範。
  61. 成功在於勤勞與恆心。
  62. 一磅鐵只值數塊錢;如鐵鑄成發條鐵線,就能賣得百倍千倍的價錢。所以天生我才,必須盡發揮。
  63. 沒有熱情就沒有藝術。
  64. 藝術不是致富的手段。只要一心成為最偉大最偉大的藝術家,其他的東西便會隨之而來。
  65. 只當你能透徹理解樂曲的曲式,才可得其神。
  66. 可能只有天才才會完全明白天才。
  67. 有人堅持一個完美的音樂家必須有本事,在首次聽到複雜交響樂作品的當兒,便能在心中看見總譜一樣。這是理想中的最高境界。
  68. 學海無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