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微妙關係

有學生因佔用別人locker,被訓導老師沒收所有物件。

在學生而言,其實只要無心之失,無傷大雅。

但在訓導老師而言,一間學校數百學生,若多幾次這種事情發生,老師恐怕會疲於奔命,何況己在早一日在廣播系統公開呼籲佔用者要盡快自行收起物件,但仍得不到回應,所以學生即使是情有可願,但仍會使人氣憤。

在我而言,作為班主任,真的處於兩難中。

學生苦苦衷求希望取回物件,當然要趁機會教導他有關道理,以免他再因自己的不小心而引致其他人的不便;但他急於取回書本,不理真假,也是人之常情,亦藉得欣賞;

但在學生請我代他取回書本時,可能沒有考慮一點人際、角式的微妙關係。書本是被訓導沒收,我開聲問他取回,當然容易,但我就會給人包庇自己班學生的感覺,亦會使人覺得我是壞榜樣;而訓導老師亦可能會怕我覺得他處事輕率而不敢輕易將書本交回學生手上。結果,班主任跟訓導便成了一個微妙的互相監察的關係。

不知學生在不小心、大意犯錯的同時,有沒有留意個中關係及角色的微妙分工及監察作用。有時,一個小錯,卻可能使老師處於一個兩難的局面。

要隨時在這難堪局面之下還要趁機會去教導同學,這就是教師工作的精彩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