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星期起不再去天后,五時半便由元朗返家,晚上吃完飯後去了 Palace IFC 看一套意大利電影<<隔窗未了緣>>。
電影也算不錯,簡單得來有點深度,戲中有猶太人、意大利人、德國人、移民意大利的非洲人,及只有幾秒鐘戲份的非法移民中國人。
我發現一個奇怪現象,很多歐美片都會將中國人形容成不守規距、常不守法的人,每逢有犯法角式,很多時都會留給中國人。
數年前,與當時的女友(即現在的太太)去歐洲旅遊時,參加了當地的鬼佬旅行團,團中只有我和太太是香港人,另外還有兩個華藉的新加坡人及兩個來自內地的中國人,其餘的便是黑和白的美國人。
這些鬼佬團跟香港的旅行團在形式、習慣、收費方式都有很大分別,其中最大分別是他們會要求團員每天轉換座位以求公平、在車上不會談話以示專重領隊的每一句說話、在車上只可食糖果...等等。
可惜的是,當中那兩位來自內地的中國團員,永遠開餐的時候會最早到,但集合出發時又一定遲到,在車上不斷大聲談話,偷偷摸摸地在車上吃東西...... 使同樣作為中國人的我們,也不禁為此而面紅。
我們乘船去威尼斯時,在碼頭與幾個「美國鬼」閒聊,我叫他們猜猜我們是甚麼國藉的人,他們竟異口同聲地說是日本人,理由是因為我們從不遲到,不像中國人般不守規距。當我們表示我們的真正身份時,他們都顯得尷尬不已。
聽說在不同國藉的旅客中,內地人聲譽最差,其次是台灣人,再次一位便輪到是香港人了。
在公眾場合高談闊論,不守規距,不準時... 似乎已成為中國旅客的標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