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三時獨個兒驅車造訪東涌的「港青基信書院」。
四時五十分凖備離開時,看見該校一名 NET Teacher (外藉英語教師)正在校園旁的一塊草地,教授幾名學生捧球技術。
老師以英語講解,同學們亦以簡單的英語應對,
以這樣的方式學習英語,比起在課堂上去學習好上何只千陪。
其間有一名學生在場外大聲說:「Mr. XX, may I go now?」
老師亦高聲回答:「No, Five!」
「Five? you mean five more minutes!」
「No No, Five, that is ten more minuites!You should go at five!」
「OH! At five? No, I must go now, otherwise I will be late.」
「OKOK, you may go now, but tomorrow you must stay there till five!」
「OK, Thank you, bye」
這些對話不是出於國際學校學生之口,而是出於一名只就讀 Band 2 中學的學生與老師之間的對話。男學生看來是典型的碩皮學生,頭髮jel 得高高,恤衫腳拋出褲外,行起路來大遙大擺,活像電視劇裡的流氓角色,在「佛梁」的中五級,這種學生俯拾皆是。不同的是,他有勇氣在校園裡高聲以英語與老師「談判」,讀音雖然不太準,但勝在夠流利,一看便知是日子有功,經常有說英語的機會。
經過的學生們,普偏都樂意與這位外藉老師打個招呼,閒談兩句。這間學校有這樣的一位 Net Teacher,真是學生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