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 何謂愛國

不知是誰的「好」主意,竟將各區運動場看台的欄杆改為全玻璃設計,每次有人倚在那裡看比賽,都使人看得心驚膽跳。今天帶「佛梁」銀樂隊到天水圍運動場參與「北區交通安全隊大匯操」的表演,在看台上就看到一幕幕這樣使人擔心的場面。

也許有關當局亦覺不妥,故在那些玻璃上都貼上「為你的安全著想,請勿倚在玻璃!」的告示。有手多的人發揮其創意,將其中「安」字的上半部,及「全」字的下半部刮去,使告示變為「為你的...」,有趣!

----------------------------------------------

「愛國」這個詞的意義其實很簡單,國家繁榮進步,你會高興;國家貧窮落後,你會傷心,這就是愛國。但這幾天各界為「何謂愛國」這個議題卻爭辯不休,究其原因,我認為可能是源自中西文化的差異。

中國人所說的愛國,通常會「膽拖」忠君,愛國而不忠君,未算愛國。在古時,中國就是全天下,沒有很明顯的國家觀念,中國是天朝,其他的都是附庸,沒有愛不愛國的問題。而所謂的愛國,其實是忠君,只要你忠於君主,就是愛國----廣義而言,只要你服從政府,就是愛國。

傳到現在,「忠君愛國」演化成「忠黨愛國」,愛國而不忠黨,未算愛國;愛國家而不服從由黨領導的政府,更不算愛國。

但在西方的觀念裡,愛國就是愛自己的國家,以自己的國家利益為大前題,官員做得不好、總統做得不好,轟他下台;政府不得民心,更換政府,以保國家人民之利益,這是他們體現愛國的表現。

維根斯坦曾說過,世界上 90% 以上的爭辯是源於語言的不同理解,這次的「愛國爭辯」,可能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